格主報告
需要台北縣保母的媽咪可以直接在這裡跟我留言,我可以幫忙推薦喔!

目前分類:媽媽經碎碎念 (1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嬰兒誕生前,上帝與即將出發的小孩道別。

小孩一直在哭:“我害怕,我會變得那麼小,那麼無助。”

上帝安慰他:“放心吧孩子,我早已安排好一位天使在人間,只為了保護你,照 顧你,愛你。”

小孩停止了哭泣,“那位天使叫什麼名字呢?”

上帝微笑著說:“名字不重要,你可以簡單的叫她--“MAMA”。



保母,則是孩子們的第二位天使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節辦的活動,和我自己設計做給孩子們穿的T恤

正面是:馬麻~矮老虎油唷~~還有我們的聯盟名稱:BabyFun

背面是:我的媽媽最偉大!!

搭配上展爸特別致贈給所有媽咪每人一朵美麗的康乃馨~

要跟所有的媽媽說,真的,我們都是最棒的!因為,我們擁有最棒的寶貝們!!!

 

記得,要穿出去炫耀一下,我們可都是孩子們心目中最棒的媽咪唷!!!^_^

(其實我本來背面是想設計:全世界最偉大的就是我老媽!不過還是低調點好了,呵呵~XDD)

 

DSC09042

DSC09049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myblog.yahoo.com/allie-1123/article?mid=295&prev=-2&next=294&page=1&sc=1#yartcmt

 

無意間從BBH看到這篇文章,真的看得很痛

前陣子系統督導到訪例行訪查,談了很多,督導說,我的立場比較偏向家長,我說,因為我自己也是家長

 

但,那怕不是家長,是把保母當成一份工作,最基本的敬業和人格,不是一樣重要的嗎?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0/13/n2687339.htm
澳洲聯邦政府將公佈嬰幼兒看電視指南

【大紀元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心明澳洲悉尼編譯報道)澳洲聯邦健康部長羅克松(Nicola Roxon)將於下週公佈一份最新嬰幼兒看電視指南。 根據這份新指南,2歲以下兒童應禁止看電視或使用其它電子媒體;年齡在2歲至5歲的兒童,看電視的時間應限制在每天一個小時。這是官方首次提出這樣的建議。
據澳洲人報報道,在這份為了澳洲兒童健康飲食和鍛練的 「快速啟蒙和成長」報告中指出,看電視使2歲以下的嬰幼兒語言發育延遲和注意力縮短,並針對澳洲兒童收視習慣提出了建議。
該指南由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制訂,作為聯邦政府反肥胖運動的一部份。指南中說,電視時間減少了孩子與其他人接觸以及積極發展語言和玩耍運動的時間。儘管這份指南是為幼兒中心設計的,但它同時建議家長要作一個計劃減少兒童在家看電視的時間。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7&id=1543
嬰幼兒看太多電視不利大腦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06.12

 讓嬰幼兒看電視,小心對腦部有害!美國小兒科醫師昨天提出警告,未滿3歲的孩子,1天看2個小時的電視,出現無法專心問題的機率,比不看電視的孩子高出了20%,暴露在螢幕暴力下的兒童,也容易出現攻擊行為,常看電視也會減少孩子學習的字彙,更容易出現肥胖問題。
 電視、電腦、手機等數位媒體已經是擋不住的潮流,信誼基金會發現有些父母為了強化孩子腦部發育,刻意讓幼兒看電視或DVD,媒體聲光的刺激對嬰幼兒有利還是有害?基金會邀請2位美國專家來台參加第5屆信誼幼兒發展國際研討會,探討「數位媒體」衍生的問題。

 ■習慣刺激 嫌真實生活單調

 美國西雅圖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暨華盛頓大學兒童健康中心主任克里斯塔基斯博士明確表示:「讓嬰幼兒看電視,對腦部特別有害!」他說,美國小孩在1970年4歲才開始看電視,現在的孩子平均4個月大就開始接觸電視;雖然刺激太少會影響腦部發育,但電視快節奏的影像,會過度刺激嬰兒正在發育的大腦,孩子習慣這種高度刺激後,會覺得真實生活太單調沉悶,將導致日後注意力渙散。

 ■看1小時電視 少會6個字彙

 他研究了1300個以上的孩子,發現3歲以前,電視看得越多,到7歲時就越可能有無法專心的問題;尤其是不到3歲的孩子,平均每看1小時的電視,7歲時有無法專心的可能性就提高10%,換句話說,1個未滿3歲的孩子,如果1天看2個小時的電視,將來無法專心的問題機率,比不看電視的孩子高出了20%。

 另外,他針對1000個孩子所做的研究發現,嬰兒時期電視看得越多,他們會的字彙就越少,嬰兒每看1個小時的節目,他們學到的字彙平均少6-8個字。

螢幕暴力 88%幼兒有樣學樣

 美國小兒科醫師克里斯博士,在一項超過300名兒童參與的實驗計畫中也發現,在學齡前暴露於螢幕暴力下的兒童,到了入學時,在校出現攻擊問題的機率,較非暴露組高出4倍;無論是螢幕上、真人示範或卡通裡的暴力內容,88%的幼兒都會依樣畫葫蘆模仿拳打腳踢的攻擊行為。

 看電視也會造就「小胖子」,克里斯說,看電視時因活動量減少,人體新陳代謝降低,加上不知不覺多吃零食,根據調查,平均每看1小時電視,孩子會多吃進167卡的熱量。

 美國喬治頓大學兒童數位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卡爾弗特博士表示,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曾經具體建議「2歲以前,別讓孩子看電視」,但美國家庭電視1天約開6小時,6個月至6歲大的孩子,平均每天暴露在媒體前達2.5小時,台灣的幼兒也不遑多讓;生活在電視幾乎整天開著的環境中,會扼殺孩子的閱讀能力,她建議,家長最好多與孩子做直接的互動,或慎選具教育性的節目,以免對孩子成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07/112012021000900.html
幼兒iPad不離手上班族盯電腦 眼睛提前老化
2012-02-10 【中廣新聞/陳奕華】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電視,靈魂之窗提早爆發初老危機,臨床觀察,老化眼疾發生年齡提前五年,不到45歲求診患者增多,專家警告,三歲是視力好壞關鍵期,近來iPad熱門,也成為幼兒玩具,幾乎人手一台,專家憂心,容易加速眼睛疲勞程度,提高用眼疾病的發生率。

通勤玩手機、上班盯電腦、下班看電視,專家指出,現代人眼睛細胞承受輻射傷害程度是二十年前的數十倍,再加上外食族比例高,不少人眼睛提前有初老症,長期疲勞導致酸痛流淚、視力模糊、乾澀等狀況增加,過去多半五十歲以上才出現的老化眼疾,近年來不到四十五歲就可能罹患老花眼、白內障甚至會導致失明的黃斑部病變,更令人憂心的是,隨著平板電腦風行,成為不少幼兒玩具。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黃士懿說:「現在幾歲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是三、四歲,現在因為科技進步,造成眼睛過度使用,很多人車上看手機,車上看手機因為字很小,你又要用眼力聚焦,車子抖動的時候,這就是我們不希望所有人在車上看書或看手機,原因因為用的過程中,字小、眼球用力,一用力聚焦時候,疲勞程度就會出現。」

專家提醒,從幼兒開始使用眼睛閱讀時,家長就應該要注意,眼睛好壞關鍵從三歲開始,要提防靈魂之窗提早衰老,建議小孩每四十分鐘、大人不超過兩個小時,就必須休息15分鐘,多看遠方、讓眼部肌肉放鬆,除此之外,飲食均衡,攝取蛋白質、鋅、維生素等,都是護眼不可或缺元素,其中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組成份之一,可透過胡蘿蔔、波菜、綠花椰菜等取得,同時補充花青素、維生素A、B、C、E以及深海魚油等,維護眼睛健康。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mypaper.pchome.com.tw/yangdze/post/1313066349
這位老師有同意轉寄、轉連、轉載了


十六年前,有一位老帥哥在他的課堂上說「尊師重道」是狗屁。他是一位以新潮思想為特色,並讓身為英文白癡的我欠一份人情的民進黨籍英文教授。我畢業後的某年,還看過他在立法院發言的帥樣。


十六年後,是我也登上講台的第七年。這七年中的前三年,我的講桌上貼著一句格言:「師嚴而道尊」,結果不太有作用;後四年,我不想貼,而且不敢貼了,但是,它在我心裡面的體悟,卻只有越來越深的份。


「嚴師為難,師嚴而道尊」。不管小孩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們都要想盡辦法讓小孩相信老師、喜歡老師、崇拜老師,才有可能讓孩子接受這位老師「所僅有的一切教育機會」。縱然不是每位老師在「家長」的心目中都是完美的,然而一旦不能做到前述這點,就什麼都沒有了!


上級長官常提醒我們:「教育是服務業......。我們要讓孩子快樂,要讓家長滿意......」但是事實上,教育不是服務業,從來就不是。


服務業只是「第三級產業」的一種,而教育不是一種「產業」,教育是一種「事業」(有的分類法說這種是「第四級產業」)。「事業」是花錢的單位,是國家基於不得已,必須設置的花錢單位;而「產業」是用來賺錢的。


教育,是要建立學生的優良人格,糾正學生的道德偏差;簡而言之,是「他沒有的東西要他有,他有的東西要他沒有」,這種事情大多不順遂,怎麼會有「滿意」、「快樂」的價值觀呢?當教育演變成「家長導向」,甚至於「學生導向」的時候,教育的尊嚴是不存在的;當教育的尊嚴不存在的時候,教育便是不存在的。


眼看私立幼稚園的老師,對學生扮小丑,對家長扮業務,我完全無法相信這有什麼教育的機制存在。


眼看私立高中、私立大學,完全不會寫考卷也可以「考上」,而且多如繁星的學校還搶著招生,我完全無法理解這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為什麼要花這麼多自欺欺人的錢。


服務業,是要賺錢的;賺錢的手段,是要討好顧客。教育,是花錢的;花了錢之後,來教育學生、教育家長、教育社會大眾;把幼稚的小孩、不良的學生、敗壞的社會風氣,帶領出一片光明。教育是要靠著教育人員的道德良知,來領導學生,間接的領導社會,走向正確的路;服務業卻是基於賺錢的目的,被顧客領導,提供顧客需要的服務。這兩者截然不同,怎麼可以混為一談?


打從教育思潮演變成「我們要讓孩子快樂,要讓家長滿意,教育是服務業......。」之後,教育的成效一落千丈,再也一蹶不振。以前的教育,是老師挑學生,家長配合老師;現在的「叫慾」,是學生挑老師,老師配合家長。結果呢?七年級世代的被稱為草莓族,八年級的希望根本看不到。速食店的店員,點餐態度傲慢,擦桌子是在拿抹布塗桌子;出納小姐留著長指甲,上面厚厚的彩繪煞費功夫,卻使她根本無法點鈔;錯別字一大堆的文案充斥於生活中,不只攤販錯字連篇,連電視、電影、報紙、甚至政府宣傳品,都一一淪陷了。整個社會的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更具毀滅性的八年級炸彈、九年級炸彈還在後面等著,但看出這片悲觀的人大都不是在關切真正該關切的事情。他們關切著「教育品質如何提升」。


大學聯考總分十三分的學生,他老媽對記者說,她才不會讓小孩去念爛學校;犯下多起姦殺分屍案的某狼落網,對記者露出冷血的笑,阿嬤還大剌剌的質問為什麼要抓她的乖孫。


小孩不好不怪小孩,只怪別人。社會早已陷入一場「溺愛戰爭」,一切都是溺愛惹的禍!


「溺愛戰爭」是商業週刊近期刊登的一則篇名,揭示了溺愛所造成的社會價值崩解問題,它不是只有台灣有,而是全球的問題。當溺愛戰爭已經席捲全球,台灣卻還一直傻呼呼的喜歡聞外國人的香屁。


台灣從民國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運動初期至今,十多年來許多知名學者大力鼓吹人本主義(正名:教育心理學之人本學派),好像人本主義是新新時代潮流,不信人本主義就是老古板。實情是臺灣人特別崇洋,而且喜歡撿外國(正名:某些白種人的國家)剛出爐不成熟的東西炫耀一番,表示他很先進,或老喜歡撿人家在外國已經證明失敗的東西來臺灣玩(例如建構式數學,正名:建構主義精神在數學科教學上的不當應用)。人本主義不是一無是處,也有可取之處,但跟它唱反調的行為主義學派在白人社會中並非如臺灣捏造得好像是個過氣的東西,而是依然能和人本主義支持者分庭抗禮的。


再者,我們也不要去談論什麼學派了。光看「教育心理學」,或「心理學」這門學科好了。心理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中,其實是一門很年輕的學門,簡而言之,它是一個很不成熟的學門。如果它是成熟的,那麼它應該會被研究出一套定理,而不是出現許多長期以來沒有定論的學派,甚至糟糕的是這些學派好像只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而提出學說的人們各自為政,每套理論並不是朝向一個統整的路在走。


「心理學」有多年輕呢?答案是一百年。就這麼一百年!人類真正將心理學視為一種科學,而脫離空談(說好聽叫「哲學」)的層次是拖到二十世紀初才起步的事!反觀有多少的學門是已經發展了幾千年之久啊!不說千年,那些發展了幾百年的學門如物理、化學,都曾經發生過革命性事件;心理學這門學科,又是如何值得人們咬定它說的都是真理呢?


九年前,我在師範學院修習教育學分的時候,也曾經對一些教育相關理論科目認真的研習過,但進入教育職場真正接觸學生之後,七年來我只覺得這些理論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不切實際了。我每天都要面對連常理都不能解釋的學生行為偏差,連常理都不能解釋的家長溺愛狀態,根本來不及去碰觸教育的高深理論,就已經被現實所打敗!

 

 

教師教學績效不佳是因為輔導專業能力不足?

 


有人苦口婆心的勸我要去進修輔導專業知能,因為如果我的輔導專業能力不足,在這個職場上將會是一個動不動就發作的病灶。我要有空的話當然會願意,如果輔導技術高超,確實可以幫助許多學生成長,但是「輔導學生」能夠真正解決所有學生的人格問題嗎?我覺得現在我真正「動不動就發作的病灶」應該是討好學生、巴結家長、粉飾太平的「專業能力」不足!偏偏,這個專業科目沒有人寫書,並且設立學科、正式成為師範學院的課程。

 

 

教師應時時留意教育思潮的變革,與時俱進?

 


「教育思潮」的謬誤實在太多,因為「思潮」常會混雜著許多不專業的民意,偏偏在民主社會中,這些不專業的民意卻會被冠上正當性與領導性。近年來世界性(尤其臺灣,前面講到)的教育思潮,基本上都指向了溺愛。

 


就以「體罰」這件事情來說吧。在台灣,現在好像已經沒有人敢大剌剌的說他支持體罰了。別說在學校體罰被視為違法,私底下好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們也把「體罰要偷偷進行,只能做不能說」,或「體罰不是不行,但是要老鳥才能做,或等你成為明星老師,才可以體罰」,變成「還敢去想體罰就是落伍、無能、不適任教師」。不只學校,好像連家庭凍結了體罰,因為我這個月想去五金行買以前很容易賣到的藤條,竟然找了好幾家都沒有賣了!


那些反對體罰的書籍,名正言順的說「至今沒有一個教育理論支持體罰」(是嗎?)我看到的卻是「至今沒有一個教育理論反對體罰」,因為行為主義的各種實驗,都是利用體罰作例子的(行為主義有表示獎勵的效果比處罰大,但沒有明確的實驗區分處罰的種類及其效益差別),而反對體罰的理論者也沒有實驗證明體罰和不良影響的「因果關係」!


最好笑的是,這些心理學界的所謂理論權威,甚至學派創始人,當年建立理論的過程其實是極其粗糙而備受質疑的。以「認知學派」的創始皮亞傑實驗為例,後世就證明了他個人的經驗心得只是因為他對小孩子問話的技巧不足。可是學術界很奇怪,我們總是對於某些已經變成教科書的理論,被推翻的過程避而不提;就像學界早就質疑進化論的真實性,並證明進化論不可能是真的,但課本上卻不願意面對進化論已經被推翻的事實。「人本學派」的創始人羅傑斯,發現跟學生談話不要告訴他答案,只要問他問題,就可以使學生自己找出答案並滿意的離開,卻沒有告訴大家他是一個「高中」老師!不是小學!更何況,人本學派創始初期,那些受實驗的對象,都是些過去飽受體罰的學生,他們對於有個老師竟然不體罰了,當然是奉為神明,全力擁戴,所以得到良好的成效啊!而今天我們眼前的孩子,卻是從小的溺愛,根本就不稀罕大人的勸導或讚美啊!


現在全世界,只是以訛傳訛的,以國傳國的,接連認為體罰不對,應該禁止,提不出個有力的證明,然而人類由體罰而成長的歷史卻是長達萬年,恐怕從史前時代就開始的狀態。若演化論是真的,恐怕基於演化的道理,人類需要體罰才能健康成長的基因早就定型了,現在「突然」不要體罰了,大家為什麼要相信結果不會滿盤皆輸?古有明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要提醒我們,教育是長遠之計,一段教育歷程的成敗,必須要一百年的時間才能蓋棺論定,不是一個小小的幾年的實驗、新理論,就可以證明某種教育方法是正確的。教改以來我國也步入了廢除體罰的死巷,然而,如果不是體罰的廢除造成了草莓族的蔓延,難道是學生人數從五十人變成三十人所造成的嗎?難道是師資培育水準從師範變師專,師專變師院,師院變教大所造成的嗎?難道是學校越來越有錢,從黑板變成電視,從電視變成單槍而造成的嗎?難道是教科書越來越精彩,字體變大、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教具多樣化所造成的嗎?


教育失敗,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面對教育的失敗,原因是什麼?誰要負責?誰要改進?卻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然而不管聲音多麼分歧,臺灣現在的聲音都只有一個共同點:很少聲音把矛頭指向家庭教育的失敗,更少有人明確指出教育失敗是家庭溺愛所造成的惡果(我現在只聽到證嚴法師幾天前說了),只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矛頭指向「教育品質」這塊。不管是質疑課程,質疑學制,還是質疑學校、質疑師資等等,反正都是針對提升教育品質在思考。但是為什麼沒有人去想「誰證明了教育品質有退步」?除非是教育品質有退步,我們才能夠朝這塊努力嘛!然而教育品質不斷的在進步,卻是接觸過教育現場的人很難感受不出來的。就算我們沒空接觸教學現場好了,請問現在的教師有誰在上課「留一手」,放學後向學生收錢補習?現在有哪個老師利用校外教學或其他油水中飽私囊?現在有哪個老師在教室賣自修,收取回扣,並且利用上課時間聽股市買賣股票?哪有教師晚上酗酒,隔天蹺課,叫學生自習的?這些故事,以前都有過,現在哪有這些狀況?現在的每一個老師,都深愛著學生,白天上課,晚上改作業,寒暑假還要準備課程,弄得自己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少,做得比牛多。

 


如果教育品質沒有退步,那誰要對教育的失敗負責?

 


這樣認真的教學,最後受到質疑的,竟然就是那些認真的老師!那些想要認真管教學生的老師,總是備受質疑,因為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被老師揪出偏差行為。那些想要把學生教得更優秀的老師,總是備受質疑,因為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喊苦,無法接受小孩子做不到老師的要求,就跟家長哭訴的場面。家長無法理解為什麼老師無法在學校就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讓他們回家就不用再管孩子的事。


大家都忘了學校教育只是輔助,家庭教育才是主體。


這是在我們小時候的社會課就有上到啊!那些家長當年的月考也考這個,為什麼如今同樣出身五、六年級世代的家長,都忘了呢?


學校裡的老師「根本」就「不可能」在沒有家庭教育的基礎上,把孩子教成一個完整的人!


成功的學校教育,只能建築在成功的家庭教育上!退一步說,家庭教育就算不力、不彰,那至少可以「支持」學校教育吧?現在最需要教育的那些孩子,卻總是那些家庭叫慾在跟學校教育扯後腿的。以前的社會貧困,家長教育水準不高,也許沒辦法指導孩子課業,但是對於品格的要求,卻十分嚴厲,而且懂得尊師重道,謙卑的認為「老師在幫我們教小孩,我們也要努力把小孩教好,不要把壞小孩送去學校丟臉」。那時的小孩被老師處罰,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掩飾、隱瞞,絕不能讓家長知道,否則還要再挨上幾頓打——媽媽再打一次、爸爸再打一次、如果還有姑姑舅舅也輪流全部各打一次......。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者卻常做出反教育的行為,小孩被處罰(而且還不是體罰喔),只想質疑老師「為什麼處罰我小孩?你是不是對他有偏見?」處處和學校教育作對,使學校教育綁手綁腳,雙面夾殺,不但談不上對孩子能有什麼教育,連自保不被投訴,不被認為是「不適任教師」都有困難。


第一線的教育人員才是教育的專業人員,永遠都是。他們不需要修習特別多的教育專業知識,不需要充足的教學經驗,即使是一個最菜最菜的菜鳥老師,也比讀過一堆教育書籍的家長,要專業得多。因為:他在這個環境中。一個老師只要待在教學現場,他馬上就可以瞭解三十幾個孩子的狀況,而看到一個小社會的整體。這是眼中只有自己孩子,當局者迷的家長怎麼也沒有的優勢。一個老師只要待在教學現場,他馬上就可以比對出三十幾個孩子的親子關係,知道什麼樣的家長會教出什麼樣的小孩,這是眼中只有自己教法,當局者迷的家長怎麼也沒有的優勢。家長為什麼要質疑老師的專業?這完全是耽誤孩子的成長機會,一點也不切實際啊!


當家長要我們看「優秀是教出來的」、「56號教室的奇蹟」,家長是不是也要看點書?不要再去找百家爭鳴的育兒書了,應該看一看「溺愛戰爭」、「這些孩子的心裡長了蟲」。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688.JPG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7691481


前兩天和一個以前的媒體同業聊天,談到以前有一些沒小孩的主管(不管是男性、女性),看不順眼有孩子的同事早點工作完回家,經常藉故找人麻煩。就連我自己,也曾遇過主管在我生小孩、做月子期間,來電要求我「反正你在家也沒事,可不可以幫忙寫點稿?」這種離譜的狀況。

 


我有一種深深的感慨,覺得在台灣,生小孩的女性總得不到該有的支持與尊重。

 


上星期,我參加公視的「NGO觀點」錄影,談的是新北市這次新上路的「公托政策」。當然,與會的新手父母、學者、官員,都對於政府與民間企業合辦、便宜又安全的托嬰機構報以正面評價。但是,廣設托嬰機構,就能解決婦女的托嬰難題、讓大家願意生育嗎?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把小孩早上七點就丟到育嬰機構,晚上七點才接回家,好像一個只負責生孩子的機器?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工作、家庭兩頭忙,被迫變成一個蠟燭兩頭燒、嚴重睡眠不足、工作超時的超級瑪麗?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看著孩子下課後只能待在安親班、才藝班,三餐都吃外食、便當,成為一個「老外小孩」?

當一個媽媽,有誰願意生完孩子之後,成為一個老闆眼中不中用的員工、孩子眼中不敬業的媽媽、先生眼中沒情趣的老婆?

 


我認為,如果台灣的社會、企業、大眾觀念,仍然停留在「你的孩子只是你的孩子」,而非「你的孩子也是社會的資產」,那麼,台灣婦女的困境就永遠解決不了,生育率就永遠不可能提昇。

 


因為,很多沒有小孩的人,他們不會想到:三十年後,是現在需要照顧的這些小孩,佔據國家主要的勞動人口。

因為,很多不體諒媽媽們的上司們,不會想到,三十年後,是現在這些需要照顧的小孩,要負責照顧你的健康、服務你的生活。

因為,很多單身貴族,沒有預料過,三十年後,是現在這些願意生小孩的婦女所生的孩子,將成為社會主要的稅收來源、經濟支柱。

 


因此,為人父母者,需要早點回家陪伴孩子,為了教育出未來身心健全的青年人。

因此,為人父母者,需要給予孩子溫暖而完整的家庭,好讓未來的社會棟梁,長大後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因此,為人父母者,需要多花些時間,教導養育孩子,讓未來的主人翁,成為有創造力的科學家、有醫德的醫護人員、有熱情的黑手工人、有良知的廚師、有操守的政治人物、有魅力的藝術人才。

而他們,將是你未來老了之後,擁有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因此,社會大眾、企業老闆,應該有個共識:生孩子的婦女,需要你的支持。

 


她們需要好好做月子,餵哺母乳,養育出更健康、不會浪費健保資源的下一代,

她們需要育嬰假,回家照顧幼兒,讓寶寶在有安全感的母親懷抱中長大,而非冰冷的育嬰機構。

她們需要彈性工時,早點下班教養學齡兒童,關心他們的成長方向,而非將孩子丟在安親班、才藝中心。

她們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諒解,在工作與家庭中取得平衡,成為一個健康的好媽媽,而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育嬰機構,真的只是其中一小環,一個不得已的替代方案。

 


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她懷孕時,請體諒她的不適,因為她正在為你的下半輩子受苦。

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她(他)需要回家照顧生病的孩子時,請不要給她臉色看,因為有她,你的後半輩子才有希望。

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她(他)需要早點回家訂正小孩的功課時,請不要為難她,因為有她,你的垂垂老矣的人生才有色彩。

因此,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當他們在公眾場合不小心打擾了你的安寧時,請給予他們多一點的寬容,因為他們正在做你父母當年所做的事。

 


請感謝願意生小孩的父母,尤其是願意生小孩的婦女。

 


只有當每個人都體認到這點,我想,生育率才有可能提昇吧!

 


以下附錄一位公視觀眾「惠閩」的來函:

大家都沸沸洋洋的討論,如何給予有孩子的家庭,安全、品質良好、收費合理的幼托機構?!如何讓適合孕育子女的人敢生孩子?!

 

陳安儀小姐卻提到了給媽媽"縮短工時",讓媽媽也可以安心回到家裡、接手照顧孩子。

 

記得多年前,英文作文考試題目是"Home",當初大家熱烈的論及許多考生寫成了"House"。題目的"家"是有情感交流的地方,而非是家的那個"建築體"。但是現在看來,現在許多的家庭,不就像一個上了鎖的儲藏室?每天沒能在餐桌上一同享用早餐的父母子女,出門上班、上學,父母工作到很晚,過了晚餐時間,才將在外漂流多時的孩子接回家,回到家洗個澡,大家早已精疲力竭,上床睡覺...然後又是另一天。

 

孩子跟父母的互動剩下什麼?許多職業婦女沒時間跟孩子一同享用晚餐,更有許多爸爸一年到頭,在餐桌上的時間沒幾天。

 

現在的孩子、青少年大家都說他們難搞、問題多...大家似乎沒認真想到,當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在他身邊的是誰?當孩子生病想請假在家休息時,父母們還是只能忍著心傷、不捨,強把孩子送去學校。

 

大家似乎把可生育和適合生育的人當成工具,當成了"生小孩的工具",要他們為國家"生小孩",然後再幫他們養小孩(好似未來科幻電影的劇情)。"家庭教育"在哪裡?記得唸書時,曾經提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好爽朗美妙的口號!也好諷刺!真的很希望"家"是能有歡笑聲、飯菜香...而非像是可上鎖的儲藏室,只剩下洗澡、睡覺、換衣出門的功能。

 

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家庭的功能"不能省,那些互動、成長是"便宜"、"省錢"換不來的。

 

希望陳安儀小姐提到的這個觀念跟想法該被更"正視",希望有更多人支持。或許紀惠容小姐能針對"家庭功能"與"家庭教育"政府能給予什麼協助?再開個議題探討,很謝謝公視的努力與用心。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684.JPG

榆珍的巧手讓整棵聖誕樹變得好美啊~~~~

 

 

DSC08683.JPG

當天大家要做的薑餅屋~~我已經"剉咧但"~一定會滿是奶油糖霜的啦XDDDD

DSC08682.JPG  

重頭戲~~~~小鬼們的禮物袋~~~用這個來要求他們到聖誕節前都乖很好用XDDD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非常進入狀況了啊~~XDDD

DSC08652.JPG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669.JPG

因為是虎霸母~~~所以是巧虎生日蛋糕

DSC08677.JPG    

我送的推推積木車~和榆珍全套打理的森林小公主風服~~超有氣質的~~(不像毓絜啦!哈哈哈哈XD)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冬是輪狀病毒和諾沃克病毒的活躍期。6個月大以上的嬰幼兒,愛到處觸摸,又愛把手指放到嘴巴,容易把細菌或病毒吃進肚子裏而引起腸胃炎。

兒科專科醫生說,嬰幼兒肚瀉的原因大致可分為病毒性腸胃炎及細菌性腸胃炎兩大類。寶寶有可能受到腸病毒、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的感染而造成腸胃炎。細菌性腸胃炎則以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最常見。

奶粉不適 新陳代謝疾病

除了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外,部分吃配方奶粉的幼兒,也有可能因為跟所選的奶粉不合,或對牛奶敏感,影響腸胃的吸收而引致肚瀉。「另外,很多抗生素也有可能影響腸胃吸收的能力,因為抗生素連腸臟中的益菌也殺掉,服用後或會引起暫時性的肚瀉。」

兒科專科醫生指出,若患有新陳代謝的疾病,如某些酵素缺乏症,會較難吸收蛋白質、脂肪或澱粉質,便會出現肚瀉。但她指這類疾病非常罕見,較難診斷,也較難醫治。

總括來說,嬰幼兒肚瀉還是以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為主。兒科專科醫生說,腸胃炎一般的過程是先嘔吐,然後開始發燒,初時通常是低燒約38度,然後是肚痛及肚瀉。「如果是病毒性引起的,通常會屙水,若瀉出來的是爛大便,則多是由細菌引起。一日瀉6次或以上便屬嚴重。」

 

肚瀉可大可小,輕微的會自然痊癒,但亦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家長必須留意以下危險徵兆。

1、大便有血

「留意大便的質地,腸壁表面有黏液幫助吸收,若大便中有鼻涕狀的分泌物,表示腸臟發炎。假如黏液中有血絲,即表示腸臟已受損,這是一道缺口,腸臟中有很多細菌,如細菌經此處入血,便導致入侵性腸炎,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必須入院治療。」

2、脫水

「嚴重屙嘔會導致脫水,影響腎功能。」兒科專科醫生指出,脫水的徵兆包括﹕極度疲倦、口腔黏膜乾澀、肚皮鬆弛、眼窩下陷、皮膚缺乏彈性、心跳快速,以及很少小便。

3、倦怠

腸胃炎可以令體內的電解質失衡,胃液中含有正常的電解質,屙嘔可以令鈉、鉀流失,令肌肉無力,人變得倦怠,嚴重電解質失衡會引致抽筋,危及性命。此外,腸胃炎亦有可能影響人體的酸鹼度,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酸鹼度是平衡的,但屙嘔、發炎時,人體便變得偏酸性,這會導致肌肉無力、呼吸急促,嚴重者會影響肝腎、心臟的功能。

4、抽筋

兒科專科醫生指出,偶然會有病毒上腦,引致腦炎的情况,但可能性甚微,少於1%機率。

什麼情况下有需要送孩子到醫院?醫生指出,若寶寶發高燒、大便有血絲、出現脫水現象、人顯得倦怠,便需要入院治療。若出現上述情况,3歲以下的幼兒多會以抗生素治療,入院後會檢驗發炎指數及種菌,對症下藥。

 

止屙藥可致大便積聚

幼兒腸胃炎多在4至5天內痊癒,通常不建議服用止屙藥,而會針對病徵作紓緩治療。兒科專科醫生解釋﹕「因為有細菌或病毒在腸胃裏,應該讓它們排出體外,用自我的抵抗力來修補。」止屙藥壓抑腸臟的蠕動,大便積聚或會引致肚痛,嚴重者更會弄致穿腸。「約10多20年前在醫院裏,曾見過一個小孩服用了成年人的止屙藥,導致大便積聚及肚脹,結果要開刀治療。」

至於止嘔藥,她謂若有需要的話醫生會處方,但也不能服用太多,以免產生副作用,如有可能減弱神經協調的控制能力,容易導致抽筋。

 

吃白粥白麵包飲豆奶

針對脫水、電解質失衡的問題,醫生通常會處方內含不同礦物質的口服鹽分補充劑。不過,寶寶腸胃不適,通常也沒甚胃口,不是人人也願意飲用補充劑的,若有此情况,便可能要入院吊鹽水了。

嚴重肚瀉,令身體水分大量流失,患病期間胃口又全失,這時在飲食的照顧上便要格外用心。兒科專科醫生建議,「這時可以食白粥,但一定要落少少鹽,這可紓緩電解質的流失。也有媽媽把奶開稀一點,這也是可以的。也可嘗試吃白麵包」。她說如果情况嚴重,吃完即瀉,便無法吸收營養,那便需要轉飲豆奶,因為豆奶較容易吸收。

兒科專科醫生也建議,媽媽可以用熱毛巾按摩寶寶的肚子,順時針方向按摩紓緩,溫暖的熱力可以令肌肉放鬆,紓緩腸抽筋及肚痛。

 

換尿布後洗手 防交叉感染

她也提醒,媽媽在照顧患病孩子要小心,換完尿片後必須洗手,因為若處理完大便後再處理食物,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預防腸胃炎,必須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雙手清潔。如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要戴上口罩。煮食用具要保持清潔,食物要徹底煮熟才進食。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23 Wed 2011 00:15
  • 回憶

今天和勝媽聊天的時候,聊到睿和勝小時候的事

 

勝是最常在我家過夜的孩子,和睿一路一起長大,有過許多又好氣又好笑的事情

還記得兩個小鬼剛滿一歲的時候,要培養小鬼們午睡的習慣時,把兩小鬼放到床上,都安安靜靜躺著,等到我一轉身出房門,馬上站起來又叫又跳地玩,等我一回身,再次安置好兩個小鬼,這樣一個中午重複個五六十次,孩子玩夠了終於睡了,大人也差點沒累癱

一歲多的時候,當時物品擺設經驗不夠,沒有提早把奶粉放在更高的地方,去上個廁所回來,兩小鬼竟然合力打開了奶粉罐,把奶粉灑滿地,一邊還用肥嘟嘟的小手抓起來吃

兩歲不到,勝在我家過夜,和睿抱著一起睡,去洗個澡出來,兩小鬼竟然是裝睡也就罷了,睿先偷跑去開了冰箱,拿出香帥芋頭捲和勝一起一人抓一把,竟然吃到只剩兩口(我是有餓到你們嗎?XD)

帶勝一起去宜蘭玩,兩小鬼完的翻天覆地,回程怎麼樣就是只肯睡在車子腳踏墊上

三歲不到,勝又在我家過夜,常規早都已經習慣了,還是一起調皮搗蛋,半夜不知道是誰把誰吵醒,偷偷摸摸跑到客廳拿了最愛的車車一起玩,笑的吱吱喳喳

 

雖然現在環境比以前又豐富了許多,也安全了許多,孩子也長大懂事了許多,那些點點滴滴的搞怪往事,好像不會再有,卻一直溫溫暖暖地躺在記憶的一角,總會想起就忍不住微笑

 

要常常想起,常常記得,心才會更柔軟,才不會錯過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秒溫柔

 

孩子,也真的是要有伴,才能有更豐富精彩的回憶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一種愛叫殘酷



男人對女人一直很好,呵護有加,只要他在家就不讓她做一點家務。

買菜,做飯,洗衣,拖地,洗碗等等,他都會做得又快又好,

女人喜歡什麼東西,不用撒嬌耍賴,他總會當成禮物買回來。

用他自己的話說,女人是用來疼愛的。



女人柔美嫵媚,她的幸福全寫在臉上,甜美的,充滿陽光般的燦爛。

她一直以為,日子就可以這樣,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天長地久,永生永世。

她將一直做他懷裏的羔羊,他將一直是她一生的依靠。

天有不測風雲。

一天,她在電腦前加了一夜的班,

早晨站起來時,忽然天旋地轉,一瞬間的黑暗將她徹底擊倒。

當她醒來時,已經在醫院的病床上,男人正紅著眼圈守在她身旁,

她的眼淚當時就下來了,伸手摸他的臉,猛然,她的心僵住了,

這一刻的冰冷竟然比暈倒時的黑暗更讓她心驚.....

她的右臂竟然根本無法動彈!

她吸入的一口氣就那樣悶在了喉嚨裏,

她瞪著疑惑而驚恐的眼又試一下自己的右腿,

同樣的麻木,毫無知覺,

她的右半身,已經不屬於她了。



腦溢血,常年的伏案與過度勞累讓她付出了代價,

一直以為這是 老年病,總要七老八十才有可能會得,

而她才剛剛三十九歲啊!

她徹底失態了,歇斯底里,哭得天昏地暗,以後可怎麼辦呢?

從此成了一個廢人了,不能工作,不能持家,

不能再帶心愛的女兒去公園,不能再挽著他的胳膊散步,

終生都要躺在床上了,要躺多久?十年? 二十年?

她無法想像,她無法忍受,她所有的幸福就這麼灰飛煙滅了。

男人不停地鼓勵她,醫院也開始給她做康復治療。

四十天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終於有些好轉,

她的手和腳有了些知覺,可以做些簡單的活動,

但是好轉卻始終停留在這裡,任他怎麼努力給她做按摩也沒有起色。


她無法自己去洗手間,沒有人攙扶著,她什麼也做不了。

她再次陷入崩潰,自己不可能回到健康的狀態了,

這,已經是恢復的極限。

就在這時,她明顯感到了男人的變化。

以前不等她口渴,男人便會拿了吸管遞到她嘴邊,

她想吃什麼,只要眼光看到床頭櫃,男人便會問:「是蘋果?我幫你削皮。」

她到洗手間, 他會像抱當年那個小女生一樣抱著過去。

而現在,男人陪護她的時候,更多時間是在看自己的專業書,

或者到走廊和其他病人家屬聊天,間或看她一眼而已。

尤其是這次更加過分,已經晚上七點了,他還沒有像平時那樣送飯過來。

她已經很餓了,肚子咕咕叫了半天,床頭櫃上有同事看她時送的糕點,

她想自己伸過手去,可努力了半天,手還是僵在半空。

她忽然想到一個重大問題:「男人,還會留在她身邊嗎?

四個月了,哪個男人熬過如此的一百二十天?

自己這半殘的身體還有哪點值得他留戀?

四十二歲的男人,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誰會把大好時光浪費在一個纏綿病榻的女人身上?」



男人來了 ,帶了一大盒剛出鍋的排骨湯,

她猛一揮手,那鮮嫩的排骨便落了一地,湯汁灑了男人一身。

男人沒有像平時那樣安慰她,反而皺眉說了一句:「妳愛吃不吃!」

她被噎住,差點喘不過氣來。

過了一會,她想去洗手間,賭氣不叫他,

左手撐著床向旁邊蹭,然後再用左手扳起自己的右腿放到地下,

鼓足了勁兒試著要站起來,卻終於沒成功。

男人斜著眼睛裝作沒看見,仍舊忙著用手機發短信。

女人的血在那一刻涌向頭頂,她,不再是他眼中的珍寶!

她狠狠用手撐住床頭櫃,搖搖晃晃站起來,男人這時才趕過來扶住她,

遞上手杖,她甩手甩開他,把手杖緊緊握在手裏,

現在,這個沒有知覺的木頭,才是她的真正依靠 。

在洗手間裏,她看到自己蓬頭垢面,哪還有當初的美麗與嬌媚?



男人越來越過分了,扶她在走廊裏散步的時候,總是粗聲大氣地吼她:

「妳倒是自己拿著外衣啊!就不能再走快一步?自己走,老扯著我幹什麼?

妳不是要上廁所嗎?再不走快點尿了褲子我可不給妳洗……」

當著走廊裏那麼多人,女人低下頭一聲不吭,機械地挪動自己的腳,

從小到大,她何時被別人如此呵斥過?

自從嫁與他,哪一天他不是輕言慢語百般呵護嬌寵?

什麼一夜夫妻百日恩,什麼柔情蜜意山盟海誓,什麼永生永世不離不棄,

全是鬼話!男人越來越明顯的漠不關心,讓女人徹底失去了依賴。

雖然她看起來柔弱,骨子裏卻是堅韌的,

所有的冷落與白眼,都成了她努力鍛鍊的動力,

你不是不按時給我送飯嗎?我自己吃上回剩下的。

你不是不給我換衣服嗎?我自己花一個小時解開衣釦,再花一個小時脫下。

你不是不扶我散步嗎?有這根拐杖就行!

不知流了多少汗,咽了多少淚,康復竟然又重新開始了,

這次的康復不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

女人被傷害的自尊成了一座噴發的火山,她自己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手越來越靈活了,腿也漸漸有力了,她的眼裏又跳動著希望的火花。

日子如流水般過去,她對男人一次一次的遲到與漠視變得無謂,

積聚起所有的潛能與毅力,來康復自己,等待著出院,


也等待著男人對她說出那兩個字:離婚。


連醫生都很難相信她竟然可以恢復得這麼好,

除了右腿還有些僵硬,其他地方幾乎都和正常人一樣了。

醫生笑著說她創造了一個奇跡,女人也含著淚笑,卻笑得有些蒼涼。

男人來接她出院了,兩個人在路上都很沉默。

她仍舊固執地不讓男人攙扶,眼看快到家了,她的心快跳出了胸膛,

以後,這裡,還是她的家嗎?

男人開門的時候,她定定地看著男人微低的頭,

他的腦後竟然有隱約的白髮了。

是否,男人就將和她攤牌?

她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忍住即將崩落的眼淚。

「丫頭,睜開眼看看。」是男人溫存的聲音。

女人疑惑地睜開眼 ,呼吸再一次被悶在喉嚨.....

家裏堆滿了玫瑰花瓣!

餐廳,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全是她最愛吃的。

她苦笑:「怎麼?最後一次浪漫晚餐?」

男人定定地看著她,忽然淚流滿面:

「丫頭,我的傻丫頭,妳知不知道我等妳站起來等得好辛苦?

妳知不知道看妳受苦我有多難過?

妳知不知道我硬著心腸吼妳罵妳時有多痛苦?

可如果不這樣,妳就會一直依賴我,永遠也沒辦法再站起來了。」

第二年開春的時候,女人已經可以重新工作了。

看上去,她比大病之前略顯老了一些,但臉上的燦爛卻沒變。

因為,這個男人讓她明白:

「不要懷疑真愛,有時候,有一種愛叫殘酷。」

父母對孩子也一樣…

訓練孩子的獨立也是需要一些殘酷…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讓孩子養成好的規矩或習慣,做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言出必行,而且態度要嚴厲堅持

 

切記不應要求孩子做難以達成,或是自己也無法堅持的事,最忌諱朝令夕改,因為規矩不被遵守或改來改去,就不叫規矩了。

 

許多人對小學一年級的開學日一定印象深刻,因為那畢竟是人生第一個比較可能刻畫記憶的重大事件。

 

我還記得自己上小學的第一天,導師穿的鵝黃色直筒洋裝,有細布條組成的鏤空燈籠袖,在墨綠色大黑板襯托下,顯得非常別致。我也記得坐在教室裡往右看,家長們擠在窗戶邊向教室裡張望的情景。

 

老師兇不兇?

 

女兒小一的開學日,我非常緊張,因為她的班導師是學校名師,也是眾所周知的「嚴師」。女兒的幼稚園在同一所學校,所以入學前,我們已經聽過一些家長轉述這位老師的「事蹟」。據說曾有一些在家比較嬌寵的孩子,因為無法適應老師嚴格的紀律與要求,開學第一天就被嚇壞了。

 

正式開學前,我很努力的對女兒做了一些「預告」和心理建設,好讓她有點準備。

 

下課後我去接她,立刻迫不及待的問:「怎麼樣?老師兇不兇?」

 

「不會啊。」女兒很快的回答我。

 

接著她忽然像找到了懸案謎底、恍然大悟一般,很興奮的抬頭對我說:「媽媽,我發現你最兇欸!跟你比,每個老師都好好喔,一點也不兇!」

 

孩子童言童語的回答,讓我好氣又好笑……沒想到媽媽兇還有這種「附加價值」,適應力強到連入學過渡期都幫我省了。

 

態度上的嚴厲與堅持

 

孩子小的時候,我是出名的兇媽媽,對於我要求他們做到或不准他們做的事,我都非常堅持,除非他們有很好的理由說服我。

 

如果他們做錯事情,我的處罰也一定馬上就到,絕不寬貸。

 

女兒小學時每次作文寫「我的家人」,關於媽媽的那一段幾乎都以「我媽媽很兇」作為開頭。對於這樣的「形象」我欣然接受,因為那是我自己刻意營造出來的。

 

女兒描述的是事實,只要我在她的文字中讀不到怨憤不平,確定她沒有因委屈而痛苦壓抑就好了。

 

通常,她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會描述我對她的用心與付出,知道媽媽的要求是為她好。我相信父母所做的一切努力,孩子都看在眼裡,終究會了然於心。

 

我真的這麼兇嗎?我想那應該只是小小孩時期的一種遙遠「印象」吧。與其說「兇」,不如說我在態度上非常嚴厲而堅持。

 

我認為一旦對孩子訂定了規矩,就要想辦法讓孩子遵從,不然何必大費周章的設下種種限制,卻在孩子挑戰父母的底線與威信之後棄守?小孩子非常聰明,他們只要挑戰幾次成功,就清楚知道家裡哪幾個長輩的話可以不必理會。

 

我從結婚前在公共場所,就很怕一種不管小孩的家長,放任孩子衝跑打鬧尖聲吼叫;我更不希望自己成為另一種家長──老是追在孩子後面碎碎念著「不要這樣……不可以那樣」,一邊對周圍的人賠不是,卻怎麼樣也制止不了小孩打擾他人的舉動。

 

有朋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受教」,在外面都可以聽話不失控。其實他們上小學前,出門在外偶爾也會有high過頭的時候,不過只要我輕輕叫一聲或用眼睛餘光掃過去,他們就知道我的意思,會立刻收斂

 

我常跟朋友分享的心得是,如果在家裡就管不住孩子,在外面孩子仗恃父母不好當眾開罰,絕對狀況百出。

 

孩子越小,越嚴格

 

小小孩壞習慣還沒養成以前,大人要讓孩子妥協遵從是很容易的,不過這件事的難度會隨著孩子成長與日俱增,所以孩子越小的時候我越嚴格。我盡量在很小的時候就設下規矩,讓他們學習照著遊戲規則走,看似嚴厲規矩多,但當雙方都有所依從,生活互動反而不費心。

 

他們印象中媽媽的「兇」,只是我拿來規範他們的手段。就有點像制訂法律,在用各種刑罰處置違法者的同時,總要有些宣導或警告來提醒人民遵守。

 

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言出必行,切記不應要求孩子做難以達成,或是自己無法堅持的事,最忌諱朝令夕改,因為規矩不被遵守或改來改去,就不叫規矩了。

 

比方說,規定小孩每天十點要上床睡覺,可是十天內有八天會因為功課寫不完、孩子想休閒上網一下、才藝課等種種因素影響,而准許小孩常常改變上床時間,自己也無法堅持執行,那最初的規定根本就不夠實際,應該即刻檢討修正,否則很快就會演變成無效的嘮叨。

 

如果孩子能從小養成尊重大人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就會一直持續到長大成人。

 

從兇媽媽到成為孩子的朋友

 

我的兩個孩子都沒有對大人頂過嘴,也不曾態度桀驁;他們有意見時都會先準備好充分的理由,再來找我們溝通討論。

 

也有朋友問過我,以前我是個權威媽媽,為什麼現在跟孩子感情這麼好,相處就像朋友一樣。

 

兒女的臉書都把我加為朋友,不介意我一起聊天,也不擔心我會不會窺伺。我容許他們開我玩笑,像不久前女兒幫我取了一個綽號:「豬豬小香腸」,我們私下相處時,天天在我耳邊呼喚「小香腸」,取笑我說我胖,我通通不介意。

 

這幾年來,我反而成了家裡的搞笑角色,專門負責娛樂大家。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並非一成不變,轉換的過程也不像穿脫戲服般生硬短暫。親子間是長期的互動變化,孩子的心智漸開,父母的作為當然也要逐步因應修改,但不該是在孩子的「要脅」或挑戰下被迫改變或消極逃避。

 

「倒吃甘蔗」的教養哲學

 

我曾聽到一些孩子剛進入青春期的朋友抱怨:「我的孩子變了!他以前好乖好聽話,都不會頂嘴!」

孩子當然會變……想想看小小的身體忽然抽高,男女不同的生理變化,暴走的賀爾蒙在他們臉上留下難看的青春疤痕,對人生的掌握想從被動轉為主動,內心的波濤洶湧可想而知,做父母的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腳步跟上變化,才不會陷入可能持續數年的痛苦對抗中。

 

如果可以在孩子的變化之前,就有心理準備和應變措施,更能輕鬆變身為孩子的生活導師和心中倚靠。

 

孩子幼小時,多數習慣和觀念是我們養成的。很多人主張父母不該權威,應該要尊重孩子的發展,但根據我從身旁例子觀察到的結果,過度「尊重」放任身心都不夠成熟的小孩,到孩子長大有狀況時想要出手,通常都會衝突處處、困難重重。

 

個性特質和生活習慣是兩回事,我們應該觀察孩子的個性並協助發展其特質,但不論任何個性特質的人,都需要好的生活習慣與觀念態度,這些都得在幼年期,巧用父母的權威協助建立。

 

孩子有了良好的習慣與態度,我們就不會變成嘮叨的父母,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放手,讓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越來越可愛,這種「倒吃甘蔗」的哲學,正是我過去十八年養兒育女的圭臬。

 

在此特別謝謝English Art Club學員Kenny媽咪May轉寄這篇文章給我們.讓我們有機會來分享.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毓小絜會走路了,所以無意間看到這雙鞋,整個腦袋轟一聲,馬上掏腰包~~~~

 

穿上去真的好可愛喔>////<,整個好像小公主,好柔美喔XDDD

 

結果絜媽竟然說....一點也不實用>"<

 

唉唷~絜媽~體諒一下人家生不出女兒....只好先抓我未來媳婦打扮打扮咩,實用的爸媽會買,未來婆婆負責打扮就好XDDDD

 

無意間看到麥坤拖鞋和布鞋,買給睿之外,也買給勝一套

話說我的托育史,也是一部敗家史啊....(也是我老公的碎碎念史XD)XDDDDDDDDDD

 

 

 

11090307335711_708.jpg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展展真的是厭奶厭到極致....

 

展展哪!這可是你娘的心血耶....,怎麼這麼不買帳...

 

結果展展不想喝奶的時候,就嘗試給展吃副食品(胡蘿蔔泥+粥),卻是吃得嚇嚇叫....

好吧!你就是這麼孝順體貼,想讓展媽早點退奶就是了XDDD

 

 

至少不用擔心展展的發育了,那,展大人,請繼續加油吧!姨會努力把你餵肥的= =+++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上課,真的快笑翻了,老師真的很不錯哩!

以後固定上課時間每周二早上十一點到十二點

QQ截圖未命名.png  

另外,訂了一大批手指偶和手偶,以後早上POKO時間完就是手偶劇場啦XD,開始想劇本吧XDD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75733_235361613192808_141173699278267_699745_1771500518_n.jpg  
‎3歲時說“媽咪,我愛你”。

10歲時說“媽,隨便啦”。

16歲時說“我媽真的很煩”。

18歲時說“想要離開這個家”。

25歲時說“媽,你當時是對的”。

30歲“我想要去我媽家”。

50歲“我不想要失去我媽”。

70歲“只要我媽還能在這,我願意為了我媽放棄一切”。


你只有一個媽媽,如果你感激她,愛她請按分享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ela,謝謝妳的出現,讓我在幾乎因為當初接受的第一個委託而傷透心時,還有了繼續從業的契機和動力

Reta,謝謝妳總是這麼不吝惜給我讚美和鼓勵,讓我有強烈積極追求更好的責任感

妞媽咪,謝謝妳在我尋找助理的挫折時,不顧老公在樓下等候一個多小時,用心安慰傾聽的體貼

展媽咪,謝謝妳對我全然的信任和支持,讓我得以在妳開朗的笑聲裡面找到無比的成就感

以及,佳媽咪,謝謝妳的到來,讓我再次深刻感受,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幫助對的人,是多麼有福的事

謝謝你們,我的好朋友們,因為妳們這些姊妹,讓我每天都有前進的動力

 

親愛的,謝謝你雖然總是碎碎念,但是對於我的撫慰體諒,和一起參與學習的支持,讓我得以在忙碌一天後能夠享受和你的兩人世界

謝謝你,我的好老公,因為你的支持,讓我能夠自由安排運用家裡的每一個空間

謝謝妳,我的娘,因為妳,讓我對自己標準越來越高,督促自己做的更好

 

章魚燒,我對妳有無限的感謝和肯定,如果不是妳的存在,我不能夠這樣逐步實現我心目中的願景

謝謝妳,我的好夥伴,因為妳的存在,讓我夢想中的情景,能夠一一地實現

 

勝勝,從一開始抱著姨抽噎著喊媽,到現在,越來越大了,和睿睿一起長大的你,給我最多的回憶和學習的機會

毓絜,妳是最甜美的開心果,剛學會走路的妳,帶給我滿滿地感動和笑靨,儼然已經可以看到未來妳將是多麼可人的少女

妞妞,還記得妳剛到的時候,走路還搖搖晃晃,總是大小病不斷,到現在身強體健,也跟著會調皮搗蛋,做出好多好笑的舉動

展展,緊鎖的眉頭,終於逐漸打開,而且,從九天不便,到現在終於天天便便順暢,食量也穩定增加

還有佳佳,一到就給我莫大成就感的皮膚細嫩的小女生,第一天到竟然就會跟前跟後喊NICOLE姨,說我要吃飯飯XDDD

謝謝你們,我的孩子們,因為你們,讓我每天的日子都很充實滿足,讓我的回憶充滿了一點一滴的驚喜

 

 

要記得,這一切令人感動的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敬請期待吧= =+++

 

只是海運真的要等好久啊....

 

為孩子們敗家敗到失心瘋了XDDD,噓,不要跟我老公告狀嘿~~XDDDD

睿仔仔安貝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